- 1 -项目概况
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地处咸阳市北塬新城核心启动区,南临五陵塬,北接北塬新城行政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155,000平方米,包含了不同功能的九大文化场馆(科技技术馆、减灾宣传教育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图书馆、档案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群众艺术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影剧院)、公厕以及配套服务管理用房、地下设备用房和停车库。
建成后总建筑面积为155,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088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4116平方米。
- 2 -建筑设计文化中心九个不同功能与性格的文化场馆并置在一个共有关系之中,并且同时满足九个场馆各自相对独立的管理区划科技馆、减灾馆、妇幼中心和青PHC管桩少年宫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主;图书馆、档案馆、规划展示馆和群众艺术馆以展示与教习为主;而大剧院作为文化中心的核心文化功能,承担了频繁的演出与接待活动。
与此同时,文化中心还需要配置大量的配套服务功能和停车设施以支撑九大场馆日常的使用庞杂的功能需求、交织的流线系统,构成了文化中心的日常使用状态,也承载了各个使用方的莫大期许
度量衡——基于身体的尺度
我们思考的第一个重点是:作为昔日秦文化中心的咸阳,能否从现今普遍的文化叙事的鸿篇巨制中跳脱出来,重新回到“度量衡”时代基于人体尺度的布局谋篇? 在11.9公顷的用地之上,建造一座面积达到十五万平方米的九馆合一的文化综合体,不仅于咸阳,乃至全国范围也鲜见先例PHC管桩。
超常的规模与宽阔的占地带来的最大风险便是尺度问题我们将除大剧院外的八座场馆分为两个环形组群,一组占据东北,一组占据西南,大剧院则以独立完整的体量落于两环交织之处这样就将原本过于开阔的场地分解为西北、中部、东南三个尺度较为合宜的区域。
同时,它使开放空间以层层交叠递进的方式铺展开来:从起始处的沉稳含蓄,到中部的起承转合,再到结尾处的自然舒朗,完成了从文化广场、文化内院到文化公园的渐次过渡,这也从客观上消除了我们一直担心的对称轴线关系的出现。
于是,设计向一个真正引入日常性的开放场所逐渐靠拢文化涟漪——并置产生的交集 我们思考的第二个重点是:咸阳文化中心能否从常见的主从关系与轴线秩序中跳脱出来,实现PHC管桩一种相对分置与并存的状态,进而将并置产生的交集作为设计的突破点。
文化中心九座场馆统和在文化长廊和文化内街的系统之上,文化长廊从地面抬升至12.8米,与环状的屋顶平台相通文化内街从地面下沉至-6米,与地下影城和商业设施相连这不仅在水平长度上增加延展了九馆与外界的接触面,同时在立体层面上增加与外部的关联度。
漫步长廊之中,图书馆的"书墙"、档案馆的"宝匣"、规划馆的"临眺台"、群艺馆的"八方连桥"、科技馆的"绿植墙"、减灾馆的倾斜墙体、妇儿中心的"清流"、青少年宫的"魔术盒子"和"彩虹桥"渐次呈现,如同不断延展的文化长卷。
游目观想——简单的多样性我们思考的第三个重点是:咸阳文化中心的文化体验能否不再PHC管桩依赖于建筑单体的丰富度,而是建立起立体交织的复合路径网络,以实现“弥漫性探索”带来的丰富观感。
市民文化中心九馆相似的体量与形象在最初的竞标过程是颇具风险的,很可能由于各馆的辨识度问题遭到质疑但我们相信九馆激荡起的文化涟漪足以激发扩散成丰富完整的文化图景并置产生的交集,在随后设计过程中慢慢展示出自发生长的优越性,其产生的丰富度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因势利导地将场馆多样化空间与功能需求与这一体系相关联,便自然生长出文化中心内部无限丰富的空间与形态 文化长廊在南北区各自场馆之间建立连接和共享,将原本空旷场地的划分为广场、长廊、门厅等的多层次空间,同时提供了屋面的自由行走空间:从西北的PHC管桩集会广场可以无阻碍地自然行进至南区文化长廊的屋面,并通过两环交错的高差处理自然上行过渡到北区的文化长廊屋面或下行回到大剧院的入口广场。
文化内街是与文化长廊相互耦合的空间系统在这样的路径系统中,行进的体验如同徐徐展开的长卷,景象以步移景异的方式逐渐呈现出来而最终,这些分别悬置于意念中的对象通过文化精神的法则和能体现这个法则的心灵去组织、去感悟,从而达到所谓"游目观想"的意境的层面。
清交素友,比景共波
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刻意规避了大开大阖的激荡之作,而更关注谋局的智慧,通过合宜的尺度和关系的建立,让看似简单的个体相互间因借生长,保持着适宜的距离和张力,不断发展成为和谐共生的复杂系统,渐次扩展出丰富的PHC管桩空间体验,这恰如“清交素友,比景共波” [3]的关系,是为关系的建筑学。
同时,它用一个完整的谋篇过程证明了在现代城市的功能、规模和体量需求下,中国传统的谋局智慧的有效性并且展示出其进化生长的潜能- 3 -结果特点
本工程满堂设置一层地下室,由于上部结构体型复杂,通过设置抗震缝,将结构主体分为九个的结构单体,各结构单体均嵌固于地下室顶板由于拟建场地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III级因此本工程首先采用素土挤密桩消除地基土的湿陷量,然后针对纯地下室区域及文化长廊区域,采用CFG桩对地基进行二次处理以提高地基土承载力,九个单体则采用PHC管桩。
- 4 -项目图纸
- 5 -项目信息设计单位:同济PHC管桩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章明设计:2012-2014 年 竣工:2017年设计团队:张姿、丁阔、肖镭、李雪峰、丁纯、孙嘉龙、冯珊珊、王绪男、万月荣、朱圣妤、程浩、施锦岳、邵华厦、甘招辉
建筑面积:15.5万㎡建筑层数:五层(局部六层)/地下一层 建筑高度:影剧院:45.0 m 其他场馆:24.0m摄影:姚力